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店区连续五年上榜全国百强

  12月10日,赛迪顾问正式发布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榜单,太原市小店区位列第90名,该区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5年上榜赛迪营商环境(投资竞争力)百强区。

  城区是城市经济资源的集聚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核心引擎”。本次评价构建了包含政务服务、对外开放、基础环境、产业活力、人才吸引、要素保障6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,对全国除直辖市、港澳台地区及国家级新区外的900余个市辖区展开综合评价。

  小店区是山西省政府所在地,常住人口143.6万人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唐槐园区、学府园区、保税区、科创城、潇河新兴产业园核心区域位于辖区内,区位优势明显。截至今年11月底,该区新增经营主体4.2万余户,实有经营主体24万余户,约占全市三成。

  该区各类交通要素齐备,城乡发展均衡。高标准打造小店区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,创建“小而美”特色农产品品牌,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壮大,突出农文旅融合特色,刘家堡村、王吴村获评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称号,西蒲村荣获“山西美丽休闲乡村”称号,刘家堡村还被评为2022年全国非遗旅游村寨。

  该区第二产业强劲,第三产业兴旺。高标准谋划建设电机专业镇,与综改示范区合作共建示范工业园区,信创产业集聚区高点起步,设立“山西信创能源数字产业转化中心”,“山西信创产业集聚区·小店数字经济示范区”平台全面上线,该区还获评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亲贤长风商圈、晋阳街美食商圈等“七大商圈”一圈一策发展,引领都市风尚;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近3年来,荣列“中国楼宇经济(总部经济)标杆城区”30强。

作 者 城市经济研究中心
城区是城市经济资源的集聚地,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核心引擎”。近年来,中国城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、完善投融资监管机制、提高项目规划和评估水平、优化要素供给结构,已成为促进“双招双引”、吸引外商外资的前沿阵地,在促进城市扩大有效投资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中坚作用。2024年12月10日,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城区投资竞争力(2024)评价结果。本次评价以数据公开获取、市场关切导向、科学公正评价为主要原则,构建了包含政务服务、对外开放、基础环境、产业活力、人才吸引、要素保障6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,对全国除直辖市、港澳台地区及国家级新区外的900余个市辖区展开综合评价,形成“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”榜单。
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评价结果
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评价结果解析
●1.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社消零总额增速均值明显高于2023年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大值为18.2%;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7.12%和7.25%,分别高出2023年5.86、6.15个百分点,整体呈现出较高的消费活跃度。消费是投资的基础,投资是消费的保障,两者共同推动经济良性循环。消费活跃度代表城市的商业繁荣度和品牌集聚度,是吸引企业投资、落地优质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。综合来看,未来中国投资竞争力强区的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大,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,对扩大有效投资的引导力将逐渐增强。
●2.投资百强区(2024)年度国内引资总额持续增长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的国内引资总额最大值达3175亿元,相较2023最大值增长151亿元,增幅达4.99%,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628.44亿元和375亿元,相较2023年分别提升39.79亿元和58.3亿元,增幅分别为6.76%和18.41%。随着中国营商环境朝着市场化、法治化和国际化方向不断优化,投资竞争力强区的国内引资总额稳中有进。未来,顺应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,投资竞争力强区将重点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调整投资布局,招商引资结构将逐渐优化。
●3.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年度土地供应面积稳定增长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的年度土地供应面积最大值为536.98万平方米,相较2023年提升62.03万平方米,增幅为13.06%;平均值为133.1万平方米,相较2023年提升4.24%。未来,投资竞争力强区将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,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。
●4.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年度市场主体持续大幅增长
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的市场主体年度增量最大值为184298家,相较2023年增长42591家,增幅30.05%,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2951家、31414家,相较2023年增幅分别为16.72%、6.91%。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,市场主体的规模代表了城区经济发展的活力。投资竞争力强区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,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不断增强。未来,投资竞争力强区将在市场准入、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方面进一步保护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,稳定投资预期,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。
打造投资竞争力强区四个新路径
赛迪顾问认为,新时期城区招商引资应跳出原有的“给资源、给土地、给市场”思维,从以下四个新路径着手,全面提升投资竞争力:
一是探索“AI+”方式,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投资竞争力。一方面,通过“AI+政务服务”推动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,对标先进,取长补短、深化改革,积极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,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,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,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,提升响应速度。另一方面,通过“AI+招商服务”,打造领先的数字化招商工具,精准筛选意向扩张企业并高效跟进,全面提升精准招商质效,有力赋能城区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,推动城区产业转型升级。
二是提升服务效能,增强企业获得感。深化审批流程改革,提升审批速度,降低企业办事成本;构建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,提供覆盖企业全周期的全方位服务,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加强法治建设,严格执行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,规范公平竞争审查流程,推动市场公平竞争,优化营商环境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激励企业创新;完善企业信用体系,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营造诚信的商业环境。
三是挖掘城区禀赋特色,创新打造城区高价值品牌。围绕增强投资竞争力,结合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发展基础,明确发展目标,采取量身定制、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,对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深入剖析,加快打造“一区一品”特色城区品牌。同时,重点打造特色产业集群,加快主导产业专业化、优势化,让产业特色更鲜明,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。
四是整合优势要素资源,全面提升要素供给保障能力。全面提升要素供给保障能力,优化政策供给,有效整合劳动、资本、土地、技术及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,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,提升要素供给的能力和质量。在此基础上,组织专班,急事快办、尽早批复,保障重大项目落地,扎牢“稳”的基础,实现“资源开发—招商引资—产业发展”的良性循环,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综合效益。